Welcome Guest ( Log In | Register )

欢迎访问本站。游客仅能浏览首页新闻、版块主题、维基条目与资源信息,需登录后方可获得内容发布、话题讨论、维基编辑与资源下载等权限。若无账号请先完成注册流程。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关于基金会一些有趣讨论搬运
阿希巴尔德1
2021-12-06, 12:28
Post #1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内容是把官网讨论区、贴吧评论中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搬运过来。

有没有英文官网的取决于我的英文水平。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阿希巴尔德1: 2023-10-10, 11:47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1-12-06, 12:34
Post #2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曼德拉效应?
QUOTE

Sharethesilence:
今天我才发现1000竞赛的主题不是传说生物,而是民间传说/都市惊奇(是的,那年头连竞赛页都没有)
奇怪的是我今天又特意做了一下搜索,搜到的所有信息都指向传说生物,包括HD的知乎。明明1000参赛作品里也有非生物的文档来着,但似乎都被大家选择性忽略了,这个传说生物的印象竟如此根深蒂固的吗
QUOTE

Kcorena
?怪了,我也是从各个地方得知的1000竞赛是「神话生物」,原来是民间传说??
QUOTE

Rye Travis
我觉得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竞赛页,没有页面便没有翻译,多数人了解的渠道无非是道听途说,不会特意跑去主站讨论区。于是第一人不经意的错误就不断传播开了。
QUOTE

Archibald1
roget的锅(不是)
QUOTE
在十月11日,Photosynthetic被从高级人员提升为管理。无独有偶,在同一天主目录(001-999)被填满了。我们填上了所有初始的空位,只剩下一个。网站管理员看到了机会,提出了一项竞赛:将一个传说中的生物写成SCP,获胜者将得到SCP-1000的空位。
QUOTE
原文:On October 11th, Photosynthetic was promoted from senior staff to moderation. Coincidentally, on the same day, the main SCP list (numbers 001-999) became full. We'd filled every one of the original slots, and there was now only one slot left. Seeing an opportunity, site administration started a contest: Write a mythological creature as an SCP, with one winner being given the coveted SCP-1000 slot.
出自宇宙史第四段2011年10月11日部分。
QUOTE

Sharethesilence
我悟了。
也许世界上本就没有云。
也许所有人都是云。
(。
QUOTE

JustAswellJar Pepper
正所谓人云亦云(错乱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2-04-17, 18:48
Post #3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SCP-2020的多重解读

QUOTE

Sharethesilence:

读的次数越多越喜欢2020,特别是里面的多重隐喻,即使只从上层叙事的角度分析也足够丰富:

第一眼看过去/对scp没那么熟悉的人会以为这些都是烂点子之树上砸下来的那种点子,可见不合适的语言风格对作品的伤害。

再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成功scp的点子,它们的核心都可以用一小段话来概括,但这一小段话里的信息密度不低,且本身就足够吸引人。这一点值得多数写手借鉴。

小外星人拿着这么多成功scp的点子,在自己手上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什么也没写出来。它花了大把的时间进行快餐式的点子创作,却从不填充文档的血肉和细节。暗示十分明显。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3-10-10, 11:48
Post #4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682为什么打不死
(作者贴吧成员:-Aloys-)

682的强大恢复能力是基于这篇作品的底层创作逻辑,即写一个难以摧毁的爬行类生物,以及一堆尝试处决它但失败的实验。换句话说它的所有热度和讨论都是围绕这个前提,若是轻易死去就毫无意义了,往后的实验记录当然会很有默契地延续下去这个游戏。

自然,在其他作品里,若682并非叙事中心,或是想将关于它的上述一切垫给某物时,那它就能够死去,也就该死去。或惊疑,或庄重,或艰难,或干脆像个笑话,全仰赖创作者想表现出什么。

上述可以推广到scp几乎所有作品,也就是大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无二随,或者说there is no canon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3-10-25, 08:51
Post #5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破碎之神的形象变化
(转自贴吧)

QUOTE
以前这群人基本上都是一群不可理喻的宗教疯子和发明狂人,但现在里面破碎教的形象似乎莫名其妙的朝普通的工科老哥,程序员和隔壁忠诚派机油佬的方向发展,连带着破碎之神的形象也似乎越发正面起来。感觉就是越来越像一个普通技术团体而不是邪教了(挠头)
by赛博勒克斯

QUOTE
个人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欲肉教的设定补充,机神信徒认为它们预言中的血肉大敌指的就是欲肉教,这使得二者达成一种二元对立,一种血肉与机械的宇宙观叙事。二者的目的性更明确了,真打起来了也不干其他人事。加上欲肉教追随者的登神意图可能造成末日情景,帷幕组织可能更会偏向破碎教。

而在没有欲肉教设定的以前,破碎教“认为生命或血肉是天生邪恶”的教义很容易将矛头掉向其他组织和普通人,在常人看来不就是一群疯子和狂人么。
by -Aloys-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3-12-06, 09:11
Post #6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图书馆中分现状讨论(部分对讨论无建设性帮助的评论未收录)

关于原创典籍的简介(2023/12/03)(暂定)
QUOTE

pokm:

一些简单的概要,用来补充标签指导内缺少的定义。

事实上仅供参考,因为事到如今也并没有人能够提供有关于定义所有典籍的风格化、成体系设定之理由的倚靠。

事实上典籍机制已经十分落后,或许会有更好的机制能够替代,或许只是没有被上心。发帖子倒是不难,姑且当做抛砖引玉,希望后来的有能之士能够为目前目前这个拙劣分类法的改变做出推动。


苍树与血 - 对任何目前不成册、未被汇编的孤本之整理。

*灾兽梦语 - 寓言故事杂篇。

梦之谏言 - 以神话传说、异兽、寓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典籍。

*欢声笑语 - 有关于图书馆报刊视角的CN基金会世界事件合集。

灰烬残页 - 来自亲历历史之异常生物的“它者”视角故事,与Nirvana相关。

游人志异 - 由旅行者收集的不同地区、种族的人类故事。

琅嬛福地藏书阁 - 以文言进行描述的图书馆/基金会世界观故事。

恶性裂痕 - 与“罪”相关之故事。

旅行者之书 - 跨世界的旅行者之游记。

蜂巢之下 - 我没读懂,有缘人给帮忙补一下吧。

妖精们 - 以“妖精”为主人公、或以其所处世界展开的奇幻浪漫故事。

朝颜文学报 - 以虚构历史、传记、评论为主的杂志刊物。

范式转移 - 人们感觉与他所处环境产生错位之故事的合集。

加了*的是听说不开放写作的,具体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之所以半夜发这一帖是因为有人真诚实意地问搞不懂典籍,同时,我自己也真诚实意地搞不懂。一方面是因为典籍这种分类法的落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根本没办法界定某一篇、某一个系列到底是什么。

图书馆的“典籍”本质上和目前基金会的“故事中心”承担着一致的作用——那就是根本没有作用,只是作为一些作品的集合,他们甚至可以在实际上不需要风格和内容区分。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典籍可以有标签没有中心页,故事中心多的是有中心页没标签。

“你需要加一个典籍tag”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步骤,他就是和目前嵌套在scp-cn的wl-cn本体一样,目前就是烤鸭里的黄瓜,作者们拿来换口味的。

应该按照wl-cn最初的作品去重新定义wl-cn的形态、书写写作指导吗?或者按照我入坑前的作品?按照某个特定的时间?星言竞赛?定义不了整个wl,wl-cn,定义某个典籍呢?要根据他们含混不清的描述去猜测原意,还是根据他们的创始作,还是必须通读一遍再去尝试了解?

我觉得目前的问题和常见的“SCP没那味了”是一样的。很多人就是迷恋这种设定类写作,有的人喜欢恐怖惊悚都市传说,有的人喜欢超自然物品仓库,有的人喜欢科幻、特工小说、现代工业魔法、概念科幻……然而在en0k-7k长达十数年的跨度中很少有某些题材是完全不涉及的,总有人会在这里面找到他们想要的某种题材去写——当然对于读者来说很痛苦,他知道在这里面,他找不到。

如果读者找不到,那么屎作拥者们要背大部分锅。

对图书馆来说,就是图书馆根本没有(也没曾有过)某种确切的定义来限制什么是什么,以至于后来者面对这种情况小心翼翼、或者劲喷猛射地拉一坨都无所谓,只要屎山还没崩塌,那么每一次发文都能勇闯天涯。

继承了wl-en糟糕分类法的初代目wl-cn作者很迷茫,读者看了也很迷茫,新来之人很迷茫,于是在站务无为、劝投者少智的情况下,依附于scp-cn的wl-cn发展的同时得了一种名为低人一等的病。这种问题影响不到个体作者,会写的依旧会写,懂写的依旧懂写,不会的不会,不懂的不懂。但对于整体的印象确是毁灭性的:当一个东西看起来像是垃圾桶的时候,你把他当做垃圾桶,那么他就会在事实上变成垃圾桶。

我已经不止一次的见过别人因为不好意思说“你写的什么臭几把东西怎么不滚”而改口讲“你改投图书馆吧”,有的人觉得自己不好太严厉,有的人甚至还沾沾自喜,觉得没抹开面子还当了好人。但“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屎的留存”在事实上就是对社区环境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不只是对图书馆(平台层面)整体“是什么”认知不明确导致的问题,更是对图书馆缺乏足够的引导并且依赖过时的管理方式引发的:图书馆没什么指导,而且大众对他的评价基本顶替了这一职能。但问题不是wl-cn有多差,而是大家知道他差,但老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地进入批评“因为他差,所以他值得差”。最后不可避免地又会进入“说到底还是连渊妙感这种自造词都说不明白”的讨论。或许“什么是渊妙感”还值得纠结,但这个问题终究能被(各个故事系列穷举出)对“sense of wonder”的解释。那图书馆从上到下、从下到下的管理呢。

有人拿它当垃圾桶。或许图书馆也真的是垃圾桶,我本来不这么觉得,但我点down真的很累了。或许他现在其实还不到垃圾桶的程度,但比起goi格式和scp故事,我给图书馆原创的downv率居高不下,我想这很能说明问题了。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说明wl-cn始终还是需要一个指南,更说人话得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要做什么什么,但是写指导指南是不分scp和wl的。我们甚至不能指望人们在讨论版有效率,更别说指望高手们腾出空来写指导了,又不给他们钱,他们能腾出空来多写两篇好文让我看我已经感恩戴德了。

真要说的话,我的建议是把图书馆从scp-cn去除掉,别妨碍我看scp,点down真的很累。

真的真要说的话,我们的女士先生们还是太精明了,恰好把社区活动卡在一个添砖加瓦但又不能被称之为吝啬的区间。

真的真的要说的话,有口德的作者们,不要“高情商地”劝人投图书馆、在别人批评的时候又说“轮得到你?”了,害人害己啊。

我们的社区也许不值得,但是我想总会变值得的,在那之前,要有人先觉得他值得。

作者会自己找到出路没错,可荒地里撒一把种子长不了庄稼。

QUOTE

everything theory:

就我的观察而言,现在的作者更多地把图书馆当成了一个“在SCP网站上投稿非SCP故事”的平台。投稿图书馆既能享受到原班读者阵容,又不用苛求自己去迁就(他们心里可能根本就看不上的)SCP基金会世界观,实在是太舒服了。最初的问题可能确实出在“渊秒感”这个模棱两可、不知所谓的翻译上。一个让人一眼无从得知意思的词,争论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明确定义的词,最终诞生的管理环境就是没有管理,因为不管用什么定义去管理都有一大批人不高兴。你今天敢站出来在网站上公开说“图书馆就应该是什么样”、“图书馆里什么不能投”,明天就能出来一帮人把你彻底撕烂。现在的图书馆追求的就是一个“自由”,在这种畸形环境下,图书馆已经无可置疑的成为了事实上的垃圾桶。并不能说垃圾桶里没有好东西,但好东西出现的频率太低、平均质量太差,最终就成为了恶性循环。平均质量差—>大家认为这是垃圾桶—>评分标准降低—>建议别人把垃圾投进去—>质量越来越差。最终到现在变成了一种局面,大家都希望图书馆竞赛快点来,好复兴图书馆。复兴这个……平时少投点垃圾不就得了。

我也很不理解那些建议把烂文投进图书馆的。如果一篇故事写得很好但没有SCP基金会世界观的要素,那你建议他从故事转投图书馆还情有可原。我见过好几次那种投故事已经被down删几次了,而且明显是因为质量原因,还有人孜孜不倦地建议作者投图书馆。怎么,这难道不是和投不同条目没活建议转投J一样无用功?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开玩笑打趣,作者可是真会当真的啊。

QUOTE

W Asriel:

纯个人看法,典籍简介这种东西,原创区首页不是已经有了吗?那里挂着的文本就是典籍作者给出的最终解释。这个解释明确与否,是长是短,详细还是粗略,乃至文风如何,都构成了该典籍的定义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一句话定义,我呃,我认为也是由创建者本人来写比较合适,而且如果他们认为一句话介绍不完,也非常正常。那介绍就只能是“关于典籍XXX的文章”和一个通往典籍介绍的链接。事实上SCP区的各种设定标签也是这么做的,作者们基本也是以中心页或者某些知名作品为准,或者咨询设定建立者的意见。这和某些tag被当垃圾桶好像没有因果关系……

QUOTE
应该按照wl-cn最初的作品去重新定义wl-cn的形态、书写写作指导吗?或者按照我入坑前的作品?按照某个特定的时间?星言竞赛?定义不了整个wl,wl-cn,定义某个典籍呢?要根据他们含混不清的描述去猜测原意,还是根据他们的创始作,还是必须通读一遍再去尝试了解?

你提到的这些都可以定义图书馆或者某个典籍,当然典籍创建者也有发言权。但我不认为其他*任何*个人有定义图书馆的权利。

QUOTE

pokm(回复W Asriel)
QUOTE
事实上SCP区的各种设定标签也是这么做的,作者们基本也是以中心页或者某些知名作品为准,或者咨询设定建立者的意见。这和某些tag被当垃圾桶好像没有因果关系……

我觉得是我的表达有问题,这前后两件事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确实地同时在发生,这两件事(承袭了“不明确”的图书馆基因、反正“不明确”就随便处置)我觉得是同一个问题的结果,就是新入玩家打心里不知道图书馆是什么。对它感到迷惑,而“有人”说它是可以随便对待的,所以它就被随意的对待了。我总是觉得这反而是被少数个人掌握了解释权的后果。

我的想法是应该有更多人尝试说出在他们心里图书馆是什么,而不是继续秉承着“图书馆谁都不该说什么不是”而继续放任自流。寄希望于大家自己对社群里乱投的现象说不,以及希望有能力的作者们多分享自己对创作(在这个话题里尤指图书馆)的思考和想法,技巧自己学,理念和设定不该灌输,但永远看着像是个一个黑箱……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至于*被个人定义*,我觉得和我不喜欢安泽的图书馆故事指导一样,实际上我和安泽说抛去我不同意里面的观点,我也并不希望有那么(目前唯一)一个东西被人当做金科玉律,或者红本本。只要说话的人够多,积极分享的人够多,我不觉得分享会是坏事。

至于怎么解释典籍,我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开场白,重点用来说明我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我是怎么想的。我没有“去定义”的意思,不然就发在原讨论版了。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3-12-26, 10:35
Post #7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wikidot炸啦!

Attached Image

Attached Image
Attached Image
Attached Image
Attached Image

程序员战胜了圣诞节
Attached Image

Or did they?
Attached Image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阿希巴尔德1: 2023-12-28, 09:51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3-12-26, 10:38
Post #8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关于“拉莱耶协议”(隔壁版震怒)

Attached Image
(生命→声明)
TOP
autapomorphy
2024-01-20, 01:00
Post #9


主物质者
Group Icon
 -6
   0

Group: Primer
Posts: 18
Joined: 2015-01-20
Member No.: 62322


拉莱耶协议这玩意确实是影响广泛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3-21, 09:28
Post #10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基金会早期故事二三事

贴吧用户_5E71PPE:
QUOTE

1.众所周知,SCP-173是第一个SCP,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呢?

2. 第一个Safe级,Keter级,Thaumiel级,无效化,被废除,Apollyon级,Archon级,已解明,搞笑的 SCP分别是什么呢?
3. 第一篇SCP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4. 第一个至高神性是什么?

5. 第一个逆模因是SCP-055,那第一个模因是什么?

6. 第一个外国分部是哪?

赫尔萨勒姆答:
QUOTE

①第二个是246(2007.9.5),第三个是045,接下来分别是921,269,78,122,188,139,62,122A,065,069,135……这些文档全似了,没有一个活到了现在。

②一个一个说:
  • 第一篇Safe是086(2008.1.9)。
  • 第一篇Keter是176(2008.1.19)。
  • Thaumiel最早由EditThis某用户提出,但它啥也没写,后被TroyL用于它的故事系列Thaumiel计划(2011.10.21),第一次被用于条目是旧版Roget的001提案(2013.5.4)。
  • 我没查到第一篇无效化具体是谁,不过它约在2008.7.12被加入EditThis项目分级页面,Wikidot上最早的是SCP-541(2008.8.13)。
  • 第一篇被废除是SCP-122-D(2008.11.8),爬下被废除中心的历史记录可知。
  • 第一篇Apollyon是EditThis上的SCP-927(2008),不过很快就被删掉了。而后则是大名鼎鼎的SCP-2317(2014.2.9),但也很早就已经被换掉了。
  • Archon是这批里面最新的,没啥好说的。第一篇是I.H.Pickman 的提案(2018.6.18)
  • 已解明最早由Bright提出,它为此举办了一次非正式竞赛(2010.12.17),我看了一下这个讨论串,第二天就有人发文了,就是大名鼎鼎的SCP-8900-EX(2010.12.18)。
  • 要我说早期4chan上没活到现在的条目都挺搞笑的,不过严格意义上的Joke SCP应该是SCP-014-J(2008.7.27)

③这真不清楚,早期SCP和tale就没有个明确的界线。4chan的173原帖下面的背景故事补充能算的上第一篇故事吗?

④这个词最早就出自3301,直接看里面有啥就完事了:牡鹿、海星、发条神、毒蛇、鳗鱼、中山玛丽、涅伽尔、千指之星。

⑤SCP-711?但应该也有更早的。以及055里面就已经提到异常模因概念了。

⑥俄语分部(2010.6.20)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4-08, 15:28
Post #11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打鲨鱼中心起源(误),以及一些神秘博士

初版173里有一处笔误:
QUOTE
项目SPC-173应始终保管于一个上锁的收容间内。

评论区sjx07提到
QUOTE
一楼出现了把SCP拼成SPC和SCM,是原文就有的笔误吗?

如果是,打鲨鱼中心的历史可太悠久了www

此外原帖即有本文和神秘博士“Blink”一集关联的讨论

QUOTE
整个讨论串都是“Blink”一集的山寨版。大概两周前播出的。我不是很在乎,但那个人显然很在乎。
QUOTE
嘿,点子总得有个出处,我猜《神秘博士》并不是这个主题首次出现的地方。
QUOTE
这个点子在《闪灵》中也出现过,当你不看着树篱动物的时候,它们就会移动。直到书的后半部分,它们变得更加强大,可以在直接视线下移动,但我觉得这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4-10, 10:51
Post #12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GOC的起源,失落十年的故事——那篇关于苏联红军弑神的creepypasta
by赫尔萨勒姆

在基金会知名设定全球超自然联盟的中心页中有这么一段句话,“全球超自然联盟是一个由Kain Pathos Crow在SCP基金会维基早期创造的一个相关组织。受到一个关于苏联红军于1950年代弒神的creepypasta所启发,它设定了在超自然世界中的另外一个,但同样强大的势力的存在。”

对于这篇启迪了Kain建立GOC的creepypasta,国内外不少scp爱好者都非常感兴趣,并试图找到它的出处,但都以无果告终。而除了scp粉丝外,也有很多网友依稀记得这篇故事的存在,并发帖询问,其中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08年。然而这么多帖子中也没有一个能得到正确答案。有些人提出《俄罗斯睡眠实验》,《心灵之门》等等著名故事,但读过它们的人都知道内容相差甚远。有人甚至提出将它列为一个失传媒体(lost media)。对于这篇creepypasta,唯二两条线索只有,它起源于4chan,以及它启发了全球超自然联盟。

不过前年reddit用户axamlo最终找到了它,一条2008年9月27日发布于4chan上的评论。原文短的难以置信,与其说是一篇creepypasta,不如说是一条writingprompt。但后续油管主kylie boggly联系上了Kain,证实了这的确是那篇启发了他的,成为全球超自然联盟这个热门设定的基石。就此,这篇失落了十多年的creepypasta得以重见天日。

以下是这篇creepypasta的翻译:
QUOTE
怪物们不再于世界上自由游荡的原因很简单,科学已发展到足以将它们轻易杀死。怪物们曾仰仗人类技术上的无能。超自然实体希望人类无力挑战它们对地球的统治,这便是基督教黑暗时代的由来。整个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都把处决他们所发现的任何高级超自然实体视为己任。在公开场合则只承认这是核武器试验。尼采曾声称上帝已死,但他错了,直到1961年10月30日,苏联才以反人类罪处死耶和华。如今,两国政府的领导层再度受控,目前还不清楚谁会站出来反抗它们。

次级超自然实体极易受重金属伤害。铅相当有效,但贫铀效果最好。单发子弹对它们来说并不致命,但多次射击会让它们迅速毙命。银弹的弱点纯属子虚乌有,其远不如铅弹来的有效。半自动与全自动武器的问世使得怪物问题迅速得以控制。而如今,人们已与过去怪物造成的麻烦严重脱节。以至于许多人并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过。
Attached Image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阿希巴尔德1: 2024-04-10, 10:52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5-09, 16:57
Post #13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咬文嚼字]“临床腔”一词是否算是糟糕的说法?
(部分我发言的内容有修改,没有建设性的言论略去)
QUOTE

Archibald1:

首先做个对比
  •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克林尼克腔(注释:基金会特有的用语,表示……)
  •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临床腔(注释:并不是医学上的临床,而是基金会特有的用语,表示……)
  •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客观超然语气
  • 基金会的写作使用冷静客观语气
  • 基金会的写作倡导客观描述语气

“糟糕”是指这个词初看之下并不直观,也不能让人很快理解,“临床腔”一词或许已经成为了某种“圈内黑话”(从“小圈子黑话”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词倒是相当成功)。

如果是“clinical”一词在中文很难有准确翻译,用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称呼也可以理解,但解密:何为客观超然的语气一文的前言就对这个词有很准确的概括:
QUOTE

1.医学上的“临床”

2.有效率而非情绪化;冷静超然
而且这一篇的标题就有对“clinical”非常准确而且更加易于理解的译法——客观超然语气。

哪怕用“论文腔”这说法都比“临床腔”容易理解。



这里提“论文腔”只是说明“临床腔”这个词不易理解,像楼下在我对“论文腔”没有任何额外解释的情况下就能产生一个大致印象。

而“论文会让人想到冗长的文章”这一点,我再次引用上面文章里的一句话:

语句变长了只是因为客观超然的措辞刚好也更长,不是因为别的原因。

不过我确实不会真的用“论文腔/论文味”这样的说法,“客观超然/客观冷静/冷静客观的语气/文风”这类表述已经很容易理解了,“临床腔”这一个生造词就够让人难以理解了,我不至于再试图搞出一个来。

QUOTE
在面对不了解基金会写作的纯白纸新写手的时候,我支持多说说冷静客观这样的具体形容词,少说说临床腔。

同意,尤其是“多说具体形容词”这部分。

QUOTE
嘛不过我觉得在指导新人时用“客观语气”替代黑话感的“临床腔”是好的,不喜欢这个译名也大可以不用。翻译不是有你没我的决战,表达清楚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同意
QUOTE

Kanie Ja:

我感觉“学术腔”更贴切一点
QUOTE

Archibald1
“学术腔”也不错,总之第一印象都能反应过来大概是什么样的风格。
QUOTE

Zhao Jx:
临床腔一词不至于被视作黑话,望文生义也能理解为“临床”一般的腔调,而临床会自然而然想到医学-科学-论文-书面语。
这样一说论文腔倒也有点道理,不过论文腔则会让人联想到冗长的文章,基金会的特殊收容措施随时都可能需要翻阅并尽快作出反应。就好比急诊科的大夫,用“临床”腔的快速判断,还是“论文”腔的客观详尽呢?

歪个楼,说到客观超然,我最喜欢群星的中文文本()
QUOTE

Turpentine:

再歪个楼,咱萌新时期学临床腔靠的就是翻阅群星中文wiki(

QUOTE

fu-ying:

你这个望文生义的联想链实在是有点长,真没那么“自然而然”。

你直接拿“临床腔”做关键词搜一下,基本都是SCP相关内容。外界也没有针对基金会文档这种风格的一个公认定义,所以说“临床腔是基金会黑话”这种说法大概没什么问题。
QUOTE

Archibald1:
QUOTE
就好比急诊科的大夫,用“临床”腔的快速判断,还是“论文”腔的客观详尽呢?

急诊科的大夫根本反应不过来“临床腔”是什么,因为这个词是生造的。
QUOTE

LeeBr

其实“超然”这个词更容易引起误解,“coldly detached”说成“冷静客观”会更好一些。我个人觉得对“临床腔”进行望文生义不会造成很多偏差。
QUOTE

Archibald1

问题就在于能对“临床腔”望文生义的人都知道“临床腔”实际上是什么,而从未接触过这个词的人看到这个词未必能想到任何意思。
QUOTE

Esperanza_Cai

我觉得在基金会语境下并不构成问题……从未接触的人看到这个词,产生疑问,就会变成前者。作为翻译可以说不是最令人满意的,但在先例已经用了这么久的情况下,一定要改也会很困难。“渊妙感”同理。

我个人不想维护这两个翻译中的任何一个,但就是觉得可以但没必要。

嘛不过我觉得在指导新人时用“客观语气”替代黑话感的“临床腔”是好的,不喜欢这个译名也大可以不用。翻译不是有你没我的决战,表达清楚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轶事:我曾经把there is no canon译为“这里没有绝对不可打破的设定”(原话忘了,可能更客观一点),因为“一无二随”在那个语境下没有那么合适。
QUOTE

“渊妙感”好歹是之前没有这个说法而且也没什么太好的替代词[1],“临床腔”自己反而是把别人习惯改过来那个(此前“客观描述”和“客观超然”用的更多)。当然我同意硬改没必要,只是觉得既然这说法是“可以但没必要”,而且也有像是“冷静客观”“客观描述”之类更易于理解的说法[2]。那就确实没必要对从未接触的人甩这种词。

轶事那里我偏向你的译法,“一无二随”这个词至少我加进经验规则里时没把它当做“there is no canon”的翻译。
» Click to show Spoiler - click again to hide... «
QUOTE

slakong

我觉得现在用来查AI的所谓“passive tone”用来形容这个更准确,某种意义上AI写作还挺适合用来写SCP文档的,因为风格是类似的,只是内容很垃圾而已
QUOTE

Sharethesilence

引用一个余光中先生的论断:

QUOTE
有种翻译者相信,甲文字中的某字或某词,在乙文字中恒有天造地设恰巧等在那里的一个全等语。如果翻译像做媒,则此辈媒人不知道造成了多少怨偶。

clinical这个词的最佳对应词不一定存在,临床腔这个用惯了的说法可能已经是版本最佳答案了。如果担心沟通时的对方get不到这个词的含义,与其另找一个译词,不如考虑换成更具象的说法,比如冷静、客观、准确、高效的文笔。

确实,我心目中的临床腔比起论文腔,更接近平实说明文的感觉(

我的意思也就是给clinical找一个什么什么腔的对应词不一定靠谱。临床腔属于是推广开了,用习惯了,就像星露谷物语的初版翻译一样,虽然不见得有多么优秀,但想甩掉形成新的共识也不容易。在面对不了解基金会写作的纯白纸新写手的时候,我支持多说说冷静客观这样的具体形容词,少说说临床腔。
QUOTE

DouglasLiu

其实也有个具象的说法叫“说明文”,学校应该还在教这个东西吧,反正我当年上学的时候是有的。

如果上学的时候没能学会这个的话,那……上学教的东西都学不好,你写个屁的爱死西皮(暴言
QUOTE

Archibald1

“临床腔”可能未必符合余光中先生这段话,甚至这个词可能除了“外人听不懂”这个“优势”以外可以算是“最差对应词”了。这里不把“临床腔”代入余先生这段话了,因为类比是帮助讨论者理解的手段而非讨论依据本身。

旧论坛时期用的更多的“客观描述”,指导页里出现的“客观超然语气”,上面提到的“冷静客观语气”,全都要比“黑话”一般的“临床腔”更好。也都更符合你提到的“更接近平实说明文”的感觉。

“临床腔”作为用法几乎算是“黑话”,作为译法则跟把headcanon真的翻译成“头炮”一样。
QUOTE

Pedder

翻译成“克林尼克腔”就行了,毕竟没有对译,那与其用一个有歧义的说法(毕竟“临床”有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不如音译。只要我们努力提高基金会文化的影响力,弘扬基金会写作文化,相信最后大家也会看到“克林尼克腔”就恍然大悟“就是基金会的写作风格嘛” 😎

理解您的意思,不过对于一个没有对译的说法,音译确实是最好的办法,虽然译成“克林尼克”有搞笑的成分在,但我确实主张音译。有很多概念本身就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讲清楚,试图创造一个能“望文生义”的短语对译我个人觉得没有意义。比方说你之后提的“学术腔”,虽然有点那个意思,但“学术腔”实际上本身是个现存的讲法,我一看就觉得“啊意思应该是写得和学术论文感觉差不多”,那其实还不算是完全对译,基金会的写作风格也不完全就像论文。综合考虑我确实觉得选一个合适的音译会好很多,大不了加点译注,讲着讲着大家就记住了,和“一无二随”一样。

换句话说我觉得揪着“像不像小圈子黑话”讨论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毕竟基金会本来就是个小圈子,小圈子自然会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这不代表有黑话就会排外,从各种程度上来说,说

QUOTE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克林尼克腔(注释:基金会特有的用语,表示……)

要比

QUOTE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临床腔(注释:并不是医学上的临床,而是基金会特有的用语,表示……)

好很多。当然是我自己的看法。
QUOTE

Archibald1

我认为“临床腔”一词糟糕的理由是不直观,更像小圈子黑话。您这一音译就更像黑话了。

这个词似乎并没有歧义的问题?毕竟第一反应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更别提“会错意”了。


QUOTE
有很多概念本身就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讲清楚

但是这个概念本身可以用三言两语讲清楚,而且和那些基金会名词不同,这个词会经常用于给新人的修改意见,“描述不够临床腔”“描述语气不够客观”我觉得后者更容易理解一些,至少新人不会产生“描述语气客观是什么意思”这种疑问。我之前一直提“小圈子黑话”也是基于这一点。

QUOTE
试图创造一个能“望文生义”的短语对译我个人觉得没有意义

是的,所以我在更新里提到了“不过我确实不会真的用“论文腔/论文味”这样的说法,“客观超然/客观冷静/冷静客观的语气/文风”这类表述已经很容易理解了,“临床腔”这一个生造词就够让人难以理解了,我不至于再试图搞出一个来。”

而且“临床腔”就是那个被创造出来的词,此前使用广泛的“客观描述”“客观超然”都很直观。

QUOTE
大不了加点译注,讲着讲着大家就记住了

这还是“小圈子黑话”的思路,我觉得这个说法糟糕就是因为这个词太有“小圈子黑话”的味道了。

QUOTE
和“一无二随”一样

“一无二随”就有点被这样误读的意思了,我把这条加进经验规则里的话“文档或故事中没有说明或含糊不清的设定,请大胆地脑补,但不要把自己的脑补当成唯一解或最优解。”,本意是鼓励原文没设定的话就大胆写二设,现在却被用在讨论一设二设关系上了(专指基金会语境,这词似乎本来是别的圈子里的)。

QUOTE
这不代表有黑话就会排外

和排外没关系,纯粹是这个黑话没必要而且不易理解(为什么会想到排外上)。

另外你后面那两个例子观感都糟透了。

QUOTE
基金会的写作风格是客观超然语气

QUOTE
基金会的写作倡导客观描述的风格

既不需要这种黑话,大家也看懂在说什么。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5-21, 10:24
Post #14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感觉有一种很邪恶的点子类型就是抒情式异常物品
部分无建设性的内容略去,部分重新排版
QUOTE

Mizuhanabi:

感觉有一种很邪恶的点子类型就是抒情式异常物品……比如说我要写“一个会不断加速的跑步机”,点子一句话概括下来就是这十一个字,然后我们在这上面进行发散,例如“这个东西其实象征了资本不断散布加深的身材焦虑”,只要文章排版,格式不出大错误(比如开头露代码项目代号不大写引用块不空格等严重影响第一观感的),行文能达到初中作文水平,再加上一点锦上添花实则不费吹灰之力的折叠块ACS作为修饰,一篇文章顺下来特收随便写写描述能写清楚附录升华到我发散的身材焦虑主旨,那么这样的文章几乎没有会死掉的,如果发的时间好及格+15甚至也是肯定的。这就可以看做SCP文的一个保底+标准了吧,毕竟写出来分数100%有小保底了……但是这样的点子的邪恶是有目共睹的啊,这样的点子我一分钟能搓五个,例如说一个可以把笔完美削好的削笔刀,实际上是某位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前途给他无微不至关怀的体现,一个会不断延长最后把使用者锁喉的数据线,象征着数据时代人们的慢性自杀……再搭配别无两样的文字来填充便完成了,这样的量产品文章真的还算文章吗

QUOTE

shadow chas:

我不否定,不过我觉得也还好。毕竟读者是会审美疲劳的,一篇两篇还能接受,太多了读者自然会选择不评分乃至down。
这类题材相当于放弃异常而专用故事求胜,那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故事能不能打动读者的问题。如果作者真能写出好故事那倒也无妨。不过一般而言,仅仅满足于对点子简单发散的作者也很少能写出有足够深度的故事。(我觉得这也是暖心异常变得少见的一大原因)
因此,我觉得您或许不必如此介怀,读者会自行做出选择的。

QUOTE

Black_scar

抒情能抒好也是一种实力啊,大家讨厌的无非是有些抒情角度太腻味了。

“一个可以把笔完美削好的削笔刀,实际上是某位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前途给他无微不至关怀的体现”——看起来就很俗,但如果走心理恐怖向,在这把完美的削笔刀上写出一个表演型人格的典型东亚式母亲对孩子的变态控制欲,观感上应该就能强一点。

与其说大家讨厌抒情式异常物品,倒不如说讨厌的是道德说教式的异常物品(知道作者你既有自制力又孝顺而且还是英特耐雄耐尔战士了但我真的不想受你教育)。如果在一篇skip的文末加上一个“小故事大道理:在这篇SCP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也毫不违和,那么这篇文就很可能并非面向严肃的成人读者。

QUOTE

Grignard_reagent
我认为一件事情“可以做”并不代表“会有人做”。这或许是一种量产SCP文档的思路,但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去量产文章呢?

为了盈利?网站上发文章不给钱,作者没有水字数赚稿费的需求。兴趣爱好?但是把空闲时间用来创作的作者应该会写自己感觉有趣的文章,为什么要主动写模板作文之类乏味的东西?拿去参赛?诚然运用一些套路大概能增加文章在竞赛中的留存概率,不过可想而知,只靠套模板来“存活”的作品难以在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

或许这种量产方法最大的用处是让希望开作者页的新人在短时间内写出三篇合格原创文档,个人认为这也用不上太担心。一方面新手模仿网站上比较成功的作品不完全是坏事,另一方面目前我没见到真的有新手为了作者页而用上这种手段;来到这个网站的许多写手都会以严肃的态度捧出自己的第一份作品,我还是愿意相信各位创作者的真诚。
QUOTE

W Asriel

比较悲观地说,我认为人与人是不能互相理解的,再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会有人去做,不同人对于创作的追求太不一样了。

QUOTE

W Asriel:

我相信读者的审美,一样东西出现太多又嚼之无味的话自然很快会很快令人审美疲劳,以前风靡过的暖心文、超形上学、宏大叙事,再比如说社会热点文、青春轻小说……在大家审美疲劳之后,套模板就不再管用了,只有优秀作品才能留存下来。

如果是新人从层主说的主题上手,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其实这种“模板”倒是很中规中矩甚至老学校的SCP文,用来熟悉SCP的写法很合适。毕竟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表达之前,总归是需要先去写和练习。比起上一段说的那些实际上不好写的主题,其实我个人更愿意看到新人从中规中矩的开始。

QUOTE

Dr Professor Agent
这种核心+拓展性质式想点子方法不一直都是大家提倡的吗,怎么什么时候又变成套模板了……

有的时候你觉得套模板的别的读者可能不觉得,作者自己可能也不觉得,不是有意义没意义,这站内各种指导都建议这么想点子,到头来一句话变成俗套了,这谁受得了。感觉这个问题其实是包括层主在内的一部分读者读过太多东西经验太丰富了,站内站外的都看过一大堆,基金会作者的脑洞满足不了了,然后就觉得很多东西俗套无聊,但实际上大多数读者都不是饱读经书的吧,很多人都是第一第二次看,也没看过前些年流行的东西,最后不就是流行是一个圈,绕来绕去最后就绕回来。

QUOTE

fu-ying
简单说说鄙人的看法吧:

你将太多本不相干的东西混淆到了一起。

首先,抒情式≠量产式。

“这样的点子一分钟能搓五个”?那当然咯,什么样的点子不能啊。如果仅仅像你那样来个一句话能概括的点子,那规则怪谈、异常奇闻、宏大叙事……什么题材都能这样水点子。尤其是所谓原教旨主义的SCP,你拿起一本词典,随便翻几页记下几个词,然后稍微动点脑子把这几个词柔进异常性质里去——锵锵,一个原教旨主义的SCP点子就诞生了。

然后,有点子≠能写好。

基本就是上面Black_scar说的,抒情能抒好也是一种实力。我非常确定,本站并没有“一篇作品抒了情就能活”的规定。如果有,那所有人应该在文章末尾加一句小故事大道理:。那些作品能活,不是它们抒了情,而是因为它们做到了:

QUOTE
文章排版,格式不出大错误(比如开头露代码项目代号不大写引用块不空格等严重影响第一观感的)、行文能达到初中作文水平、再加上一点锦上添花实则不费吹灰之力的折叠块ACS作为修饰、一篇文章顺下来特收随便写写描述能写清楚、附录还能再升华一下……

是的,或许是很样板戏。但说真的,很多新人甚至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就像上面WA说的,“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表达之前,总归是需要先去写和练习。”一飞冲天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我还是相信对于很多新人来说,有个保底也不错。

QUOTE

Mercuresphere

大部分回复可能没见过层主描述的“邪恶的量产品文章”是什么样,我举个栗子让大伙也共情一下。

早些年知乎上有大量的校园霸凌/婆媳矛盾/重男轻女样板戏,(现在还有没有我不知道)这些作品当然不是亲身经历,而是一种商品,情节和意象都是在能够激起读者共情的方向上有意选择的,比如说有一篇文写自己小学时候有个同学,梳着很漂亮的黑长直,后来被强奸之后辍学了家长授意让她跟强奸犯结婚,再比如说有一篇文写自己去某个偏远山村支教,班级里有一位长相比较出众的女生对他说「我初中很多同学最后都去了洗发店和会所,谁知道我以后会去干什么勾当呢?对我们这种人来说长得好看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吧。」,把这位支教教师吓得赶紧找人给这帮小孩临时补习性教育课程,还有什么家庭矛盾,婆媳矛盾,重男轻女,能煽情的都有人煽过好吧。
你也可以看到情节我都想不起来了,但黑长直的意象和「我初中很多同学最后都去了洗发店和会所」的话依然很清晰在我脑子里飘荡。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搜索下关键词看看原答案在知乎上还在不在。

这种作品真实性很值得怀疑,但作为文字产品挺成功的,因为能写出这种作品证明作者首先意识到了情感表现是可以被有意识的营造的,作者拥有从真实发生的事情当中把握住哪些元素能引起读者的共情,并将其抽离和重组的能力,这其实就是其他人说的你得有水平才能谈干好事干坏事。

而在你有了水平之后,选择用创作的能力去干什么就纯粹是你自己选择的事了,这又是个手上有魔戒是拿来隐身整活还是统治世界的问题。但这个何为正确何为邪恶的点,不在是否要刻意煽情上。创作本来就是创造人造的不存在的东西,就算取材自真实存在的事件叙述者也必然要加工,你认为是邪恶的刻意煽情本质上就是创作这个过程本身,你纠结正邪的点不在这。

QUOTE

Archibald1

我觉得这种文章的问题不在于量产不量产,而在于能不能共情(既然是抒情类),真要每一篇都能做到打动读者就算真量产也无所谓。像8000肯定不是量产,但是单就中文官网这边也确实有很多人并没有共情。

听过某种说法,史蒂芬金的部分作品似乎就是点子套模板(出自B站某个史蒂芬金改编烂电影的影评的评论区),不知道这种算不算量产。
TOP
阿希巴尔德1
2024-06-27, 08:49
Post #15


位面旅者
Group Icon
 305
   64

Group: Avatar
Posts: 261
Joined: 2015-01-25
Member No.: 62368


“黑月是否咆哮”

QUOTE
折跃完成

“黑月是否咆哮”这个非常常见的验证问题(而且貌似一篇文档一个不同的回答)有最基础的出处吗?出处是哪里?

QUOTE
赫尔萨勒姆

据知乎用户见红豆考证,这句暗号最早出现在DrakeRunner于2008年七月和八月投稿的两篇SCP-256和SCP-257-ARC中。
根据Kain Pathos Crow和原作者DrakeRunner在SCP-257-ARC(英文)讨论区里的解释和发言,“黑月是否嚎叫”这句短语后面是有一个背景故事的:这个故事是讲有着某个异维 种族/疾病/两者一起 要入侵人类文明然后基金会回溯时空提前预警之类的。“黑月是否嚎叫”是这篇故事中的一段模因语句,这个句子是一种模因防制措施,基金会世界观中的某些敌意势力将会对它产生反应。但自DrakeRunner从维基上消失以后,这个故事就没人知道也没人写了。等到DrakeRunner回归后来解释“黑月是否嚎叫”的意义的时候,基金会的风格已经大幅度转变(稳定)了,“黑月是否嚎叫”也从他脑洞中的故事变成了现在这个暗号。因此他也没有再捡起这个故事。DrakeRunner说这个句子在SCP-257-ARC是基金会的一个防御手段,没什么模因性质。

SCP-257-ARC公认质量不佳,目前在主站已跌至低于-20的低分,但由于是“黑月是否嚎叫?”梗的起源,被特许归档(ARC)保留,后于2013年八月被Aelanna重写为SCP-1857
TOP
Fast Reply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Time is now: 2024-06-28, 02:12